智利這種既沒有任何補貼模式或者其它優(yōu)惠政策,同時也暫未有統(tǒng)一的上網電價政策,電價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投資,則是一個地道的技術活
智利這種既沒有任何補貼模式或者其它優(yōu)惠政策,同時也暫未有統(tǒng)一的上網電價政策,電價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投資,則是一個地道的技術活
![]() 圖片來自網絡 本刊記者:張廣明 特約撰稿:王志強、毛華(中水電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位于南美洲的智利,因其特立獨行的“平價上網”,而備受光伏業(yè)界的關注。 盡管截至目前智利已經并網運行的光伏電站僅有500兆瓦,但許多企業(yè)出于對其光照資源、未來用電需求等的看好,早已經掀起了一輪“圈地大戰(zhàn)”。 數據顯示,作為南美洲地區(qū)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儲備國家,截至2014年1月,智利環(huán)境評估服務機構(SEA)已經批準了5337MWp的光伏電站項目(5951個項目),另外還有4781MWp的新項目(3953個項目)等待審批。 不過,對于有意去智利投資光伏項目的中國企業(yè)而言,是否會面臨水土不服,也值得警惕和關注。 與中國電價補貼20年穩(wěn)定不變,可以說是“傻瓜式”的投資不同,智利這種既沒有任何補貼模式或者其它優(yōu)惠政策,同時也暫未有統(tǒng)一的上網電價政策,電價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投資,則是一個地道的技術活。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廣泛電力改革的國家,智利的電力市場幾近完全市場化了,影響電價的主要是供求因素,而煤炭等常規(guī)能源的價格、天氣的干旱程度、發(fā)電機組維修、意外事故發(fā)生等,都會對電價帶來影響。 具體就光伏來看,目前主要有兩種主流的業(yè)務模式,與礦業(yè)等大型耗電企業(yè)簽署長期PPA購電協議,價格一般在0.11到0.16美元/千瓦時(0.69元—1元);直接將電站發(fā)的電全部賣給電網,由現貨市場決定電價(即Spot market price),價格為0.08至0.26美元/千瓦時(0.53-1.62元)之間。 除了電價過大的波動幅度外,在上述兩種電價模式中,與買電方約定的統(tǒng)計周期內應提供的電量總和也將直接對電價帶來影響,若不足合同約定電量則需降低單位電價,如超過合同約定電量則可提高單位電價。 綜合來看,就智利的光伏投資而言,既包括一些有利因素——太陽能資源較好;電力需求存在缺口;較為市場化和透明化的電力市場;政府對電力企業(yè)以及大型耗電企業(yè)均設置了需要完成的可再生能源指標要求,這些企業(yè)未來會有大規(guī)模收購太陽能電站的可能性。同時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諸多風險——光伏應用的需求主要依賴于市場的驅動,無任何補貼、電價隨行就市;電價存在波動和穩(wěn)定性風險;融資較難;未來隨著開發(fā)項目的增多,可能出現限電等。 其中,最大的考驗,不在于前期的項目建設中,而在于一個電力交易完全市場化的環(huán)境下,如何獲得收益最大化。 ![]() 圖片來自網絡 充滿“陽光”的大地 根據智利Law 20.257,智利政府計劃在2024年將NCRE (非傳統(tǒng)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擴大到10%。2012年3月,智利能源部在2012-2030能源發(fā)展展望中,確定2030年將NCRE的應用占比提升至20%以上。 為實現這一規(guī)劃,智利政府也推出了包括金融支持、建立招標機制等一系列扶持措施。 但正如本文開篇所言,在發(fā)展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方面,智利政府并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不惜血本”拿出資金予以扶持,而是完全采取了依靠市場自身發(fā)展的方式。 不過,這并不妨礙投資者對智利市場尤其是其光伏市場潛力的看好。 數據顯示,作為南美洲地區(qū)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儲備國家,截至2014年1月,智利環(huán)境評估服務機構(SEA)已經批準了5337MWp的光伏電站項目(5951個項目),另外還有4781MWp的新項目(3953個項目)等待審批。 而其背后,則是智利較為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以及本身對電力的強勁需求。 作為一個南北走向的狹長國家,智利北部基本上都是沙漠,長年無雨、有效光照時間長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為該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太陽能資源。其北部和中部地區(qū)的年輻射量基本都達到了1500kWh/m2.year以上,尤其是北部的第一、第二大區(qū)和位于中北部第三大區(qū)的Atacama沙漠,年輻照量均接近3000kWh/m2.year,是世界上太陽能應用潛力最大的地方之一。 數據顯示,使用跟蹤系統(tǒng)的地面電站每千瓦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在智利北部年發(fā)電量可達2400千瓦時,而不含跟蹤系統(tǒng)的電站也可達到年發(fā)電量1900千瓦時,甚至更高。 而在電力需求方面,智利也具備發(fā)展光伏的各項條件。 作為能源短缺國家,自2000年后,該國每年能源進口比例都在60%以上,且消費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人均GDP的增加,人均消費能力提升,人均電力消費加速上升,電力缺口正在進一步擴大。 有報告則預測,至2024年,智利每年電力需求保持6%以上增長,到2020年,其電力需求量將達到100,000 GWH,需新增8GW發(fā)電設備方能滿足日益增漲的電力要求。其中北部電網用電需求來自礦業(yè),新建的三大銅礦是電能缺口擴大的主要原因。中部電網(SIC)居民用電需求大,雖然水電曾經一直是SIC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但隨著2000年至2014年連續(xù)五年干旱,水電在電力市場結構中的占比迅速下降,擴大了能源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