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湖北省宜昌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布了一則名為《關于投資太陽能電池發(fā)電、電站等項目的風險提示》的公告,對當?shù)啬彻纠霉夥l(fā)電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進行了公開警示。該辦公室稱,近期接到多起舉報反映,有公司在當?shù)匾酝顿Y入股建設光伏電站的名義向群眾募集入股資金,并許以固定收益及高額回報,該
![]() 5月11日,湖北省宜昌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布了一則名為《關于投資太陽能電池發(fā)電、電站等項目的風險提示》的公告,對當?shù)啬彻纠霉夥l(fā)電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進行了公開警示。 該辦公室稱,近期接到多起舉報反映,有公司在當?shù)匾酝顿Y入股建設光伏電站的名義向群眾募集入股資金,并許以固定收益及高額回報,該投資模式存在巨大風險隱患。 “非法集資隱蔽性強、損害性大!廣大市民朋友們不要受虛假宣傳蒙騙或給予的高收益、消費返利誘惑!對“高額回報”的投資宣傳要進行客觀、冷靜分析,正確識別非法集資“畫餅—造勢—吸金—跑路”的套路,拒絕高利誘惑,珍惜一生血汗,遠離非法集資!” 該公告如此接連三個感嘆號的句式,恐怕在政府公告中并不多見,也可見此事在當?shù)赜绊懖恍 ?/div>
而這并非首例地方政府關于光伏發(fā)電項目涉嫌非法集資的警示公告。 此前的4月中旬,重慶市璧山區(qū)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曾發(fā)文“警惕利用光伏電站非法集資”,其所指稱涉嫌非法集資的公司正來自于湖北。 兩者所指是否為同一公司并非問題的重點,該當深思的是,光伏發(fā)電為何會屢屢成為騙人的工具? 客觀地說,光伏發(fā)電項目由于有著可預期的穩(wěn)定、持續(xù)收益,具有極強的金融屬性,因此是相當好的金融創(chuàng)新題材。 不過,在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和信用體系匱乏的背景下,此類金融創(chuàng)新也極易被扼殺。而一同被扼殺的,或有可能也包括能促進分布式光伏快速發(fā)展的某種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