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國家審計署透露,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照明產品推廣項目,通過將銷售給大宗用戶的照明產品以居民用戶形式申報,套取中央財政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補貼資金345.5萬元。
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
路徑圖 申請補貼得“闖三關” 企業(yè)想要拿到政府的補貼,手法也有很多講究 廣東省某LE D企業(yè)董事長張偉(化名)向南都記者透露,“全省保守算6000家LED企業(yè),每年能獲得補貼的不超過一百家,大型上市公司拿到補貼的幾率明顯高于中小企業(yè)! 據其介紹,一家LED拿到政府數十萬、甚至百萬級專項補貼,至少得過“三關”。第一關是通過廣東標桿體系認證,直白點說,就是LED產品的“廣東標準”,比如LED產業(yè)共性與關鍵技術集成(專題編號0802)中的“申報方向三”含如下驗收條件:至少有3款產品通過廣東省標準光組件審核,并進入廣東省標準光組件產品編碼目錄。這意味著,加入標桿體系,就得經過一系列產品、工廠檢測認證。 接下來要打通第二關:企業(yè)一旦加入了多個LED產業(yè)聯(lián)盟,則獲得補貼的機會要加大許多。然后,聯(lián)盟推薦進“花名單”,再過專家評審這關,即第三關。 此外,上大項目也能加分。原《新產業(yè)》雜志總編輯孫燕飚說,“如果大家都在做重點項目,那就看你的項目規(guī)模夠不夠大。 補漏洞 從“事前補貼”到“事后補貼” 其實,政府已經發(fā)現(xiàn)了補貼政策上的漏洞,正在改變以往粗獷式的補貼方式。南都記者多方了解到,以前更多是“事前補貼”,即項目投資方在項目開建之前拿到補貼,現(xiàn)在則傾向于“事后補貼”。 以重慶為例,當地政府規(guī)定,手機面板生產商如果將產品供應給給重慶客戶時,每銷售一塊手機面板,一個產品可以補貼幾分或幾毛錢。這樣,下游買產品時,相應降價,相當于上下游都享受了補貼。 另外,今年以來,廣東省科技系統(tǒng)重點開展了一項“陽光再造行動”,推動科技專項投入全流程公開?萍柬椖康闹改暇幹啤㈨椖可陥、立項結果、項目成果等關鍵節(jié)點信息,面向社會公眾充分開放。同時,涵蓋科技業(yè)務全流程的“痕跡”管理,可以做到責任到人,有效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