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光伏而言,如何借助能源互聯(lián)網的大潮,更好的推動和順應電力“用戶側”變革的趨勢,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則是對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驗
來源:《太陽能發(fā)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隨著用電需求的放緩,電力設備利用小時數(shù)正不斷創(chuàng)出新低,而如何解決“棄風”、“棄光”、“棄水”等問題,則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就現(xiàn)有的信息來看,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大體有兩個可行的方向,一是增加儲能、調峰能力的建設,二是在電力的需求側投資建設和管理方面。后者,正是包括光伏在內的分布式能源的用武之地。 在不久前召開的2016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就透露,國家能源局即將出臺相關措施,鼓勵風電、光伏項目配套建設燃氣調峰電廠,提高電源的穩(wěn)定性,降低棄風棄光率。 同樣是在此次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韓英鐸則人為,在電力設備小時數(shù)不斷創(chuàng)新低的背景下,對于整個電力行業(yè)而言,都需要轉換思維,更多的從負荷角度、用戶側角度達到電力削峰添谷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通過新增發(fā)電能力來滿足高峰時的電力需求。 “美國居民用能比中國的比例要高百分之三十幾,但是實際上里面的電暖氣、電空氣、熱水器、電冰箱是可以移動的。為什么尖峰負荷的時候你拼命的在那燒熱水器,稍微挪一挪就削峰添谷了! ![]() 儲能進入快速發(fā)展期 來自國家電網的信息顯示,其位于遼寧清原、江蘇句容、福建廈門、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 資料顯示,四座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374.81億元,總裝機容量575萬千瓦,計劃于2024年全部竣工投產。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工程開工動員大會上表示,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最具經濟性的大規(guī)模儲能設施,也是增強電力系統(tǒng)運行靈活性、保障電力系統(tǒng)安全、提高電網消納新能源等間歇波動電力的重要支撐。隨著核能、風能、太陽能利用規(guī)模的增加,需要建設更多、更大規(guī)模的抽水蓄能電站。 上述四座抽水蓄能電站的開工建設,可以看作是調峰能力建設加快的一個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