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美國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終裁落地,美方決定針對中國相關生產和出口企業(yè)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補貼關稅。
但這次“雙反”調查實際上留給了中國企業(yè)一個曲線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雙反"后,中國的光伏企業(yè)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多數都是繞道臺灣曲線進入美國本土。”一位光伏企業(yè)高管稱。經過兩三年的經營,中國的光伏企業(yè)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比重越來越大。
權威機構的統(tǒng)計顯示,在美國政府不斷出臺促進光伏應用政策的背景下,美國很快將超過歐盟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場,預計2014美國光伏總需求量將達到6GW。
經濟觀察報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英利、天合、阿特斯三家企業(yè)通過外購電池封裝組件出口美國,使得對美發(fā)貨量占到年度總發(fā)貨量的比例分別為英利20%,天合15%,阿特斯17%。
按照程序,美國商務部將于7月28日公布第二次“雙反”反傾銷初裁結果,12月11日公布反傾銷、反補貼終裁結果,并將于明年1月底最終裁定是否征稅。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稱,美國發(fā)起第二次“雙反”調查,主要針對的是采購臺灣地區(qū)和市場經濟第三國電池在中國大陸組裝的組件。
多位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的業(yè)內人士稱,此次“雙反”來勢更猛,初裁的稅率也比預期要高,未來終裁前景很不樂觀。“中國光伏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截至去年底已達60%以上。一旦此次"雙反"應對失利,中國企業(yè)勢必將美國市場拱手相讓!鄙鲜龉夥髽I(yè)高管稱。
阿特斯陽光電力全球市場高級總監(jiān)張含冰稱,美國二次“雙反”肯定會使得公司在美國光伏總體量減少。
或重搶歐盟“配額”
5月21日,以英利、天合、阿特斯為首的光伏企業(yè)及主要光伏行業(yè)組織在上海發(fā)布聯合聲明,反對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fā)起的第二次“雙反”調查。
為了應對此次“雙反”,國內光伏企業(yè)聯合在近期給中國商務部遞交了一份緊急報告。報告內容呼吁政府層面能夠出面協調解決此次貿易爭端。
美國市場預計全年安裝量在5GW至6GW,其中,中國光伏產品將占一半以上。據此推算,此次“雙反”影響的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在20億-30億美元。
在積極抗議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yè)也開始著手應對。除了繼續(xù)加大中國市場的開拓外,美國和歐盟“雙反”后曾多次被提及的海外建廠也重新提上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