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新合資公司備戰(zhàn)2020
數十億元投資被突然按下了暫停鍵,這一打擊對韓系電池企業(yè)是致命的。但面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它們沒有退路,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42萬輛,其中,中國貢獻了77.7萬輛,占比超過一半,電池的需求同比增長了30%,而這份大蛋糕基本上都由中國本土電池企業(yè)瓜分。不過,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的新能源補貼就將最終退出,2020年,中國要全力保證新能源汽車銷量200萬輛的目標。這給韓系電池提供了重新進入中國車企電池供應商名單的機會,而今年也自然成為擴大產能的最佳時間點。
事實上,就算暫時“休眠”,韓系電池三強也從未停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2016年4月,SKI就曾表示,正與幾家公司談判,計劃合作在中國興建一座電動車電池工廠。2017年年底,SKI在中國成立法人“SK電池中國控股公司(以下簡稱SK控股)”,專門負責投資中國的電池事業(yè),2018年初,SK控股更名為“SK藍龍能源”,并宣布投入864億韓元用于在中國建立電池材料生產合資企業(yè)。
吸取前車之鑒,此輪投資中,韓系三強開始尋找產業(yè)鏈上的本土企業(yè)進行合作,且開始投資電池產業(yè)鏈的上游——電池材料生產,包括SKI新合資項目,以及LG的兩家新合資電池企業(yè),都是如此。這在規(guī)避市場和政策風險的同時,也將在此前的投資基礎上拉長產業(yè)鏈——SKI此前與北汽的合資項目生產的是電池包,三星西安電池工廠生產的是電芯以及汽車動力電池模塊。而LG與華友鈷業(yè)新合資的兩家公司分別生產鋰電三元前驅體和三元正極材料,與LG南京電池工廠直接鏈接。而在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公司的官網上,對各個崗位人才的招聘也在持續(xù)中。
三星SDI繼續(xù)在中國建設中大型電池工廠的計劃似乎也并未停止,有消息稱,無錫工廠將于2019年量產,且三星SDI計劃在2023年之前,將中國西安、韓國天安、蔚山工廠的生產都轉移至無錫。不過,對以上消息,中國三星公關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無法進行回應。
除了韓系電池,作為特斯拉電池供應商的日本松下,日前也透露了在華新投資計劃!疤厮估磥韺⒃谥袊嫱懂a,我們可以聯合生產鋰電池,”日本松下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津賀一宏在公司年度財報會議上表示。不過,最新消息稱,松下內部對此尚存猶豫。但這并不影響松下的計劃,松下已在2017年底宣布將在中國無錫原數碼圓柱電池基地,大量生產電動摩托和低速電動汽車等使用的車載電池,并計劃從2018年開始,通過當地的電池制造商向中國企業(yè)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