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陽能:以制造業(yè)為主
2007年2月7日,是晶澳太陽能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日子。上市當天,晶澳太陽能董事長靳保芳站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大廳里,感慨道:“在世界金融業(yè)的中心,也有了我們一席之地!蹦莻時候,晶澳太陽能還是以生產太陽能電池為主的企業(yè)。
2010年,在產能急速擴張、強手如林的竟爭中,晶澳太陽能取代尚德、夏普成為太陽能電池產能與出貨量全球第一,當年出貨1463WM電池,產能2.1GW。2011年5月,仍頂著電池全球第一的晶澳開始悄悄轉型,由電池過渡到組件。一年半后,晶澳躋身全球光伏組件供應商前十的陣營。
事實上,美國和歐盟的“雙反”也給晶澳帶來沖擊,2012年晶澳太陽能發(fā)布的一季度財務報告披露,關稅帶來的利潤損失將近210萬美元,約合1323萬元人民幣。2014年晶澳實現(xiàn)扭虧,凈利潤4.47億元,組件出貨量也較前一年翻番,達到2407WM,進入全球前五。
2015年,國家推出光伏“領跑者”計劃,促進產業(yè)升級,帶動整個行業(yè)朝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度電成本的方向發(fā)展。2016年5月,晶澳為首個光伏“領跑者”示范項目——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區(qū)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提供了303MW單晶組件,占項目全部單晶組件近50%,晶澳十年累計出貨單晶光伏產品7GW,一度被媒體稱為“單晶帝”。
印度是近年來光伏產業(yè)看好的市場之一。2016年6月,天合宣布其在印度市場的累計出貨量超過1GW,2015年其在印度市場的份額達20%。晶澳亦在2017年12月宣布,公司2017年在印度市場的組件發(fā)貨量達1GW,市場占有率突破10%,躍居印度市場前兩名。
除了印度市場,晶澳一直也在拓展南美市場。2017年3月,晶澳開始在南美市場實施本地化擴張戰(zhàn)略,成立墨西哥分公司,與一批大型地面電站開發(fā)公司及大型分銷商建立了合作關系。3個月后,晶澳太陽能宣布成立巴西分公司進一步開拓巴西市場。
在越南建設工廠的不是只有天合光能,晶澳也在天合光能后加入了在越南建廠的行列。2016年11月,晶澳在越南的1.5GW光伏硅片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晶澳繼馬來西亞光伏電池制造廠之后第二個海外光伏產品制造廠。
在光伏電站開發(fā)方面,晶澳也有涉足,秉持“求穩(wěn)”的思路。
一方面,晶澳自己投資建設光伏電站,例如在2015年3月,晶澳在甘肅敦煌的10萬千瓦太陽能電站項目并網發(fā)電;同年5月,總投資10億元的赤峰晶澳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公司巴林右旗100MW光伏發(fā)電項目開工建設。
另一方面,晶澳與國有背景的企業(yè)合作進行開發(fā)。在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晶澳分別與浙江省水利水電投資集團、中國能建天津電建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將優(yōu)勢互補,通過緊密合作達成共贏,合力開發(fā)建設國內外光伏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