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成视频人成色9_日韩国产色色色色_俄罗斯在av极品无码天堂_国产一级Av片在线观看


關注| 石油大戰(zhàn) —— 陰謀籠罩?

2020-04-15 17:56:11 太陽能發(fā)電網
伴隨石油市場暴跌和劇烈波動,全球資本市場也陷入一片混亂。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下跌并劇烈波動,年初至今跌幅超過60%。3月6日,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收盤價從年初的每桶68.91美元,一路下跌至3月末的22.74美元,WTI原油期貨甚至有2個交易日盤中跌穿20美元,創(chuàng)近20年新低。

油價為何大跌?


油價暴跌的原因很粗暴。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國經濟處于短期休克,全球經濟衰退趨勢勢不可擋,對全球能源需求大降。


各國抗疫大都實行居家隔離、封村、封城、封國等措施,公路交通消失、航空跳水式下降、旅游業(yè)歸零、制造業(yè)停業(yè)停崗,對石油的需求急劇下降。需求曲線快速左移(D0→D1);另一方面OPEC+內部未達成減產協(xié)議,且沙特和俄羅斯表示進一步增產,供應(S)持續(xù)增加,供給曲線右移(S0→S1),在新的供需平衡點(Q1),價格(P)必然下降(P0→P1)。此外,疊加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跌幅被進一步放大。

 


圖: 石油價格與供需關系示意圖


3月6日,OPEC+擴大會議如期召開。從常理推斷,產油國傾向于推高油價,沙特作為減產行動的發(fā)起人,以承擔主要減產任務來展示誠意,俄羅斯與其一道限產保價無疑是雙贏的局面。此前,眾多機構也對此深信不疑,分歧僅在于減產量將要擴大多少,分別承擔多少減產指標。


然而,“不按常理出牌”的俄羅斯驚呆了眾多預測者。沙特力推進一步減產150萬桶/天,遭俄羅斯全盤拒絕,當日國際油價應聲下跌約10%。沙特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將擴大石油產量,并折價銷售,次交易日國際油價再迎巨跌,跌幅超24%。伊拉克、尼日利亞、阿聯(lián)酋、科威特等國也紛紛宣布加入增產大軍,石油大戰(zhàn)惶然爆發(fā)。


陰謀又出江湖?


俄羅斯的極端行動和沙特的增產決定,讓市場跌破眼鏡,沙俄詭異行為究竟為哪般?特朗普四月初與沙特王子電話究竟談了什么?是否達成合作意向?是陰謀還是陽謀?特朗普與普京溝通了什么內容?G20能源部長會議達成的減產協(xié)議,石油江湖是否從此平靜?石油大戰(zhàn)是否就此結束?


主要合謀者:


沙特:歐佩克組織的老大,全球第二產油國,2019年日平均石油產量為981萬桶,占全球產量9.9%,每桶生產成本10美元左右,但國家財政收入60%以上依靠石油;沙特領導的歐佩克組織2019年日均產量降到3412萬桶(相比2018年高達3609萬桶),占全球產量約34.4%;


俄羅斯:全球第三大產油國,2019年日平均產量為1143萬桶,占全球產量11.5%,每桶生產成本20-40美元,平均30美元左右,國家財政35%以上依靠石油產業(yè);


美國:頁巖油領先,全球最大產油國,2019年日平均1703萬桶,占全球產量17.2%,每桶生產成本超過25美元,平均成本30-40美元;


沙特及歐佩克組織、俄羅斯和美國每年的產量總和占全球比重達到60%,三者之間合謀博弈絕對可以腥風血雨全球石油市場。


合謀者的目標:維護油價?減少競爭者?還是搞垮某個國家?

 


目前,比較流行的陰謀論有二類:


一、沙特+俄羅斯vs美國


此觀點堅持認為,此次價格戰(zhàn)是沙特與俄羅斯合謀對美國頁巖油發(fā)動的一場大戰(zhàn),試圖將美國頁巖油趕出市場,待需求回暖后,雙方逐步減產,抬高價格。其論據(jù)有四,一是美國自頁巖油革命后,不斷擴大生產,大大損害了傳統(tǒng)產油國的利益;二是美國頁巖油每桶生產成本在30-40美元之間,沙特和俄羅斯都先后表示做好長期打石油大戰(zhàn)的準備;三是如果將石油價格維持在30美元以下一至二年時間,美國頁巖油產業(yè)或將全軍覆沒。四是沙特也不想一直被美國控制,此前半自愿半強迫買了美國1350億美元的軍火,事實上美國已經是一個原油出口大國,在根本利益上與沙特有直接沖突。


陰謀所在:沙特與俄羅斯私下已達成協(xié)議。表演主角俄羅斯出場,斷然拒絕沙特減產提議;配角沙特接著出場,決定報復性擴產;主角俄羅斯順勢配合,同樣增加產量。俄羅斯用了“反間計”,沙特用了“苦肉計”,聯(lián)合起來“趁火打劫”美國頁巖油。


美國很著急,特朗普很快給沙特王子打電話,又給普京打電話,終于達成G20共識


二、沙特+美國vs俄羅斯


此觀點認為,此次價格大戰(zhàn)是美國與沙特聯(lián)合做局,目的是讓俄羅斯經濟崩潰,美國伺機而行,將俄羅斯徹底瓦解,鞏固沙美在中東的利益。其論據(jù)有三,一是這樣的游戲已經上演過若干次,在蘇聯(lián)解體前,里根政府聯(lián)合沙特雪崩石油價格,迫使前蘇聯(lián)從阿富汗撤軍,東歐劇變,最后蘇聯(lián)解體;二是俄羅斯外貿近80%來自于石油,財政收入35%以上依靠石油,石油大戰(zhàn)可導致盧布大跌,通貨膨脹飆升,國家混亂;三是利用俄羅斯經濟崩潰,國家混亂,迫使俄羅斯軍事力量退出中東,有利于沙美聯(lián)盟在中東的長久利益。


陰謀所在:沙特與美國私下已達成協(xié)議,由沙特提出減產動議,逼俄羅斯更大程度的減產,俄羅斯必然反對,沙特借機增產,助推油價雪崩,俄羅斯崩潰,最后美國出手收拾殘局。


目前,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美元外逃嚴重,俄羅斯石油行業(yè)進入全面虧損。


是否會存在另外的陰謀,如沙特+俄羅斯+美國聯(lián)手割全球的韭菜?這比較困難。沙特國王掌握沙特阿美,沙特大體能左右歐佩克組織的行動方向,沙特王室對沙特和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業(yè)有相當?shù)挠绊懥Γ煌瑫r,普京總統(tǒng)對俄羅斯石油產業(yè)也有全盤的掌控力,可以決策俄國石油增產或減產計劃;相比,特朗普決定不了美國數(shù)千家頁巖油企業(yè)的生產。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企業(yè)根據(jù)市場決定產銷,總統(tǒng)無能為力,但總統(tǒng)可以加大美國戰(zhàn)略儲備收儲和放儲,以影響短期內的市場供需。所以,三國密謀的可能性不可能存在。


從歷史上看,油價數(shù)次大跌,都源于全球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巨頭之間的合謀可能讓情況更加波動和惡化,以實現(xiàn)合謀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目的。


全球石油生產和消費區(qū)域布局不均衡,一方面,供應端寡頭和寡頭組織存在已久,經常興風作浪;另一方面,需求端雖有相關組織,但其職能發(fā)揮極其有限,基本處于弱勢地位,為此,需求端強國必然通過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手段滲入供應端,石油行業(yè)的陰謀都赤裸裸地表現(xiàn)為陽謀,決定增產和減產的計劃都是直接的粗暴的。


隨著美國從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變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石油生產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全球石油格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美國數(shù)以千計的頁巖油生產企業(yè)的充分競爭,讓供應端陽謀和陰謀都不會輕易奏效。


但是,這不等于石油陰謀沒有了土壤,而是在等待時機,更具有復雜性和隱蔽性,所以,石油大戰(zhàn)陰謀依然籠罩。


作者單位:國合洲際能源咨詢院



作者:湯雨 趙榮美 李丹王進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fā)電網|www.baolechen.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