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是個啥概念?那場打贏小鬼子的曠世抗戰(zhàn)也才用了八年。有人說了,光伏行業(yè)超過20年甚至30年的公司多了去了,八年不算什么。
那么,還記得十二年前的那場搶料大戰(zhàn)么?還記得當年有多少光伏老龍頭們折戟沉沙么?還記得那首《滿地硅片似冰刀》的打油詩曾讓多少光伏人心底透透的滿是冰涼么?
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學聰明了,長單只鎖量不鎖價了。
可如此一來,硅料們不干了,說那不行,還有很多人買不到貨,我得有點兒行業(yè)責任心,得拿出些產(chǎn)量來零售以饗多數(shù)人需求,當然,大家得競價,價高者得,你們長單也得跟著隨行就市調(diào)價。
于是乎,“需求”上去了,價格,也上去了。
硅片價格的公開掛牌,則是另一個可能在客觀上促進了價格飆漲的“幫兇”。
現(xiàn)如今,光伏人似乎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很焦慮,得在看到兩大米行掛出了“今日米價”的牌子…哦不…是硅片龍頭掛出了硅片最新報價之后,心里才準備踏實下來。
可結(jié)果一看,喔嚯,尼瑪又雙叒叕漲價了!
對于硅片價格掛牌這個能進行業(yè)月度看點前三的玩法,咱一直覺得,應該是臨時工的工作失誤,不然人家一半以上硅片自己都不夠用其余客戶總共也就十家八家的,還掛牌廣而告之干嘛用呢?
何況,這種“我花開過百花殺”的事兒,悄咪咪做就是,自個兒偷著數(shù)錢到手抽筋兒不香嗎?誰會主動凡爾賽去招恨呢?
嗯,肯定是臨時工的工作失誤。
03
啥,你說這叫壟斷,叫涉嫌擾亂市場正常秩序?那不能夠,我這是以價格引導市場理性競爭呢。
有人說,拉動整個硅料市場的價格其實要不了多少錢,操作起來也很簡單。
比如,就算行業(yè)月產(chǎn)硅料10萬噸,以售價25萬元計算,看似要200多億才有絕對把握操縱價格,可不是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料都被長單鎖定了嘛,那實際能參與市場競價的量就很少了,全掃貨也就20多個億,何況拉動價格用不著全掃,所以幾個億足夠。
原來,還可以這么玩兒?
真是聽君一席話,價值好幾百兆電池板啊。就是不知道,下回再看到那首《滿地硅片似冰刀》時,會不會已成了滿地硅料似煤灰?
還有人說,市場總是理性的,或者被迫是理性的。
那么,什么才是真的理性呢?
別人使勁兒擴,你擔心過剩就不擴結(jié)果被市場甩出去,這算理性嗎?風車里的老鼠也想跳出來,可卻沒法停下風車所以始終跳不出來,這又算不算理性?
看,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市場就是個巨大的螺旋,趨勢終究比人強,你愿意被甩出去嗎?
不愿意?那好辦,接下來我梭哈,你跟呢,還是不跟呢?(文/吳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