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桐蔭橫濱大學光電化學與能源教授宮坂力表示,到2030年,預計以鈣鈦礦為基礎的電池將占太陽能電池市場一半以上。
一直以來,電池轉化效率都是影響太陽能發(fā)電效率的主要因素,鑒于鈣鈦礦的復合氧化物具有獨特晶體結構,可顯著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圍繞鈣鈦礦展開的太陽能電池研發(fā)如火如荼。6月22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宣布,其在
日本桐蔭橫濱大學光電化學與能源教授宮坂力表示,到2030年,預計以鈣鈦礦為基礎的電池將占太陽能電池市場一半以上。
一直以來,電池轉化效率都是影響太陽能發(fā)電效率的主要因素,鑒于鈣鈦礦的復合氧化物具有獨特晶體結構,可顯著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圍繞鈣鈦礦展開的太陽能電池研發(fā)如火如荼。6月22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宣布,其在有效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上實現(xiàn)了24.35%的轉換效率,打破此前23.7%的世界紀錄。
新型吸光材料物美價廉
據了解,當前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采用傳統(tǒng)硅基和碲化鎘薄膜,前者只能吸收太陽光譜中的一小部分,后者成本過高且會給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
作為一種新型吸光材料,鈣鈦礦以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多應用場景等優(yōu)勢被視為太陽能電池最具潛力的材料選擇。由鈣鈦礦制成的電池具有更高吸收系數,可以在陽光光譜上捕獲更大范圍的光子能量,從而提供更多能量。
鈣鈦礦電池生產比硅電池更具可持續(xù)性。去除硅中雜質需要高溫和大量能量,會產生大量碳排放,對尺寸還有一定要求;而鈣鈦礦電池非常薄,可以涂漆或噴涂在表面,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斯坦福大學分析顯示,鈣鈦礦組件制造成本僅為每平方英尺0.25美元,而同等條件的硅組件制造成本約為每平方英尺2.5美元。
鈣鈦礦電池不僅可以用于室外太陽能電池板,還可以用于室內物聯(lián)網電源設備,即使在弱光照下也能工作。
美國CNBC新聞網指出,相較于標準商用硅基電池21%的效率,目前僅以鈣鈦礦為基礎的實驗室鈣鈦礦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5.7%,而與硅結合的鈣鈦礦-硅串聯(lián)電池效率甚至高達31.25%。
“鈣鈦礦+硅”效率更高
隆基綠能日前宣布,經歐洲太陽能測試機構ESTI權威認證,其在商業(yè)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xiàn)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3.5%的轉換效率。這是迄今全球范圍內商業(yè)級CZ硅片的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最高效率。
美國太陽能設備制造商CubicPV公司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開發(fā)鈣鈦礦-硅串聯(lián)電池,其由底部硅層和頂部鈣鈦礦層組成,效率可達30%。
CubicPV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弗蘭克*范米洛表示:“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低成本制造方法,這使得產品具有經濟性。鈣鈦礦電池可以從太陽中提取更多能量,相信未來10年,整個行業(yè)都將轉向串聯(lián)。”
英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牛津光伏公司也在生產鈣鈦礦-硅串聯(lián)電池,并聲稱自己的串聯(lián)電池效率可達28%,接下來將開發(fā)一種效率達37%的多層電池。牛津光伏公司表示,因為串聯(lián)電池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最初價格將高于傳統(tǒng)硅基電池,但從整個使用壽命期間來看,其頗具經濟效益。
加州理工學院衍生公司Caelux也致力于將串聯(lián)電池商業(yè)化,目前正在與硅基組件公司合作,在傳統(tǒng)組件上添加一層鈣鈦礦玻璃,以將效率提高30%或更多。
商業(yè)化面臨諸多挑戰(zhàn)
不過,鈣鈦礦電池在進入市場之前,還面臨成本、耐用性和環(huán)保性的挑戰(zhàn)。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太陽能電池研究員馬丁*格林表示:“最大問題是鈣鈦礦-硅串聯(lián)電池是否具有商業(yè)可行所需的穩(wěn)定性。根據公開數據,這種串聯(lián)電池即使被仔細封裝,也只能在戶外保存幾個月。”
對此,牛津光伏公司首席技術官克里斯*凱斯表示,其鈣鈦礦-硅串聯(lián)電池示范版本通過了預測太陽能組件使用壽命的加速壓力測試,設計壽命可達到25年至30年。
歐洲鈣鈦礦科技公司Evolar于去年對其封裝、半透明獨立鈣鈦礦模塊展開可靠性測試。結果表明,如果部署在室外,這些電池可以使用長達25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最大太陽能公司第一太陽能日前以3800萬美元價格收購了Evolar公司,旨在助推其鈣鈦礦電池技術商業(yè)化。
據了解,Evolar公司利用獨特的蒸發(fā)技術涂覆鈣鈦礦薄膜層,可實現(xiàn)以最低成本將電池能量提高25%。同時,該公司還在開展鈣鈦礦電池生產線的商業(yè)化推廣,該生產線可以無縫集成到硅生產線中,作為串聯(lián)電池生產升級。
美國CNBC新聞網報道稱,目前,全球多家企業(yè)都在嘗試鈣鈦礦電池商業(yè)化生產。今年初,日本積水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和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子公司NTT Data在東京和大阪建筑物外部安裝了鈣鈦礦電池,旨在通過一年時間測試其性能;松下公司則發(fā)明了一種噴墨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各種尺寸和形狀的不透明鈣鈦礦電池,可安裝在窗戶、墻壁、陽臺和其他表面的普通玻璃上。
日本桐蔭橫濱大學光電化學與能源教授宮坂力表示,到2030年,預計以鈣鈦礦為基礎的電池將占太陽能電池市場一半以上。
作者:王林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