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裁公布之時,就有業(yè)內人士估計美國因此項赤裸裸的貿易保護政策短期嘗到甜頭,會維持初裁不變的。如今看來確實如此,美國市場我們是一時難以分得一杯羹了。事實上,為避免受到美國的反傾銷征稅,國內光伏企業(yè)希望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即選擇在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生產組件,再出口到海外。也有企業(yè)在這時候在美建廠,在美生產在美銷售。不過這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在美建廠成本很高,如此一來只能把電池價格提高,這樣的話就竹籃打水了,優(yōu)勢全無!所以說美國這招夠損的!
不過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從美國的狠招中,我們卻可以得到一條重要的信息:美國很急,很在乎!這正說明了光伏產業(yè)的戰(zhàn)略地位了。在此我不能不佩服美國一直以來的戰(zhàn)略眼光,世界的歷史足以表明其眼光的前瞻性了。而這一次,中國的火眼金睛也恢復到5.0,敏銳地捕捉到了太陽的價值,并把其作為本國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大力發(fā)展,而且發(fā)展得有模有樣,以至于老美坐立不安,最終掄起貿易壁壘的大棒橫在中美光伏產業(yè)之間,也橫在了中美“友好”關系之間。不過中國早就不再是孱弱的病夫了,一頭已蘇醒的雄獅怎能容忍狐貍的肆意侵犯!高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旗幟,對美國多晶硅原料進行反傾銷調查,讓美國領略中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外交綱領。
德國于今年8月份在始作俑者“Solarworld”的攛掇下也宣布了對中國光伏企業(yè)的“雙反”調查申請,并于前幾天宣布對華光伏反傾銷已經立案。一時間,行業(yè)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歐盟市場占中國2011年光伏產品出口的近三分之二,可以說是中國的大買家了,如果雙反一旦成立,這個市場將幾乎失去,對中國光伏產業(yè)確實是個致命一擊啊!傷不起啊!
8月30、31日對于中國光伏產業(yè)算是充滿忐忑的一天,因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了歐洲的命運而來”,要代表德國消滅雙反。在會議中默克爾主動談及了光伏爭端,并語重心長地對溫總理和其他與會代表說要求通過談判協(xié)商解決光伏產業(yè)問題,以和為貴。這,讓中國光伏企業(yè)好生感動!可惜沒過幾天,歐盟貿易委員卡洛·德古郝特便冷不丁地放炮說歐盟已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了,狠狠地給了默克爾一記“耳光”。
不過歐盟決定立案的消息一在坊間傳開,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四大龍頭便緊急商議對策。中國光伏企業(yè)此前也已聯(lián)名上書商務部,申請對歐盟多晶硅進口中國產品實行“雙反”調查。但是這一切似乎都徒勞無功,你抗議你的,歐盟該反的還是繼續(xù)反。
魯塞爾時間10月8日,歐盟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yè)名單。此次抽樣調查企業(yè)總共134家,其中六家為強制應訴企業(yè),包括英利、尚德、賽維、錦州陽光、晶澳和旺能光電。
那么中國到底有沒有傾銷,有沒有補貼呢?當然有,可是又有哪個國家沒有對新興產業(yè)補貼的!至于多少補貼,補貼多少算是“犯規(guī)”,國情不同,政策不同,哪里會有標準。你總不能因為我給我兒子零花錢“多”,就到班主任那里要求反補貼調查吧…至于傾銷,更沒有那回事!中國光伏企業(yè)在光伏制造上的成本優(yōu)勢,是依靠中國這三十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所建立起來的制造大國的優(yōu)勢,加上中國人所特有的勤勞和節(jié)儉的特性,一分一分地用血汗錢換來的!你寅吃卯糧還理直氣壯地怪我集腋成裘?這只能說明,充分地說明,山姆大叔急了,怕了!
其實,回歸理性,這次光伏產業(yè)遭受“雙反”只是近年來我國對外出口過程中的一個縮影。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與2001年加入WTO的影響,我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