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的能源短缺,迫使歐盟不得不重新評估綠色投資戰(zhàn)略,并尋求更加務實的能源政策。歐盟委員會日前宣布,將核電重新納入歐盟的“可持續(xù)融資類別”,旨在通過劃定真正的綠色“黃金標準”,為金融市場重新定義可持續(xù)的投資方向。
“有條件”發(fā)展核電
盡管歐洲對核廢料問題感到擔憂,歐盟還是為核電重新貼上“綠色標簽”,
去年以來的能源短缺,迫使歐盟不得不重新評估綠色投資戰(zhàn)略,并尋求更加務實的能源政策。歐盟委員會日前宣布,將核電重新納入歐盟的“可持續(xù)融資類別”,旨在通過劃定真正的綠色“黃金標準”,為金融市場重新定義可持續(xù)的投資方向。
“有條件”發(fā)展核電
盡管歐洲對核廢料問題感到擔憂,歐盟還是為核電重新貼上“綠色標簽”,并愿意通過法律手段為核電未來發(fā)展鋪平道路。
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某些情況下,核電和天然氣應該被視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過渡能源。鑒于此,“低碳氫氣”也被列為暫時性氫能發(fā)展選擇,其中包括天然氣配合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制“藍氫”和核電制“黃氫”等。
不過,歐盟仍為核電的發(fā)展設定了“前提條件”。根據提議草案,新建核電項目必須要有安全處置放射性核廢料的計劃、資金和地點,且核電站符合對環(huán)境“沒有重大危害”的標準,同時需要在2045年之前獲得建設許可。
這一提議草案得到大多數歐盟成員國的同意,以及歐洲議會的批準。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如果這項提議草案順利推行,將為歐盟未來20年內新建核電站鋪平道路。
來自法國的歐盟工業(yè)政策專員蒂埃里·布雷頓公開支持這一草案。他表示:“我們需要確定有利于能源轉型的投融資選擇,但前提是必須務實!
“充足的核電供應可以降低制氫成本,使用核電站電力生產的‘黃氫’將在氫能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關鍵作用!辈祭最D說。
核電始終是爭議焦點
過去一年中,歐盟一直就可持續(xù)能源投資分類清單展開辯論,核電始終是爭議焦點。據了解,以法國為首的部分中歐國家支持核電,這些國家敦促歐盟必須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進行具體評估,不應該阻撓發(fā)展為這些國家提供了大量電力的核能,從而擾亂相關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和能源轉型。
歐盟內部就核電能否被授予“綠色標簽”爭執(zhí)不休。以德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反對核電,認為其具有輻射性,并會產生有毒的核廢料。
今年1月,德國、奧地利和盧森堡公開抨擊歐盟委員會的提議。德國氣候和經濟部部長哈貝克稱這是“漂綠”行為,奧地利氣候與能源部部長葛諾蕾表示,如果將核電列為綠色能源,維也納將考慮起訴歐盟委員會。盧森堡能源部部長圖爾姆斯則認為,將核電納入綠色能源范圍是一種“挑釁”。
德意志新聞社指出,這是法國的一次廣泛勝利,作為歐盟最支持核電的國家,該國約2/3的電力來自核電。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底,德國僅剩3座核電站在運行中,按計劃,所有核電站將在2022年底退役。
德國棄核去煤劣勢盡顯
據美國油價網報道,在“棄核去煤”的背景下,德國劣勢盡顯。德國財政部部長林德納坦言:“就現實情況而言,由于拋棄了煤炭和核能,我們需要現代燃氣發(fā)電站作為過渡!
路透社指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以棄核去煤為代價“綠化”電網,但該國“風光”發(fā)電潛力正接近極限。
雖然德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總量高于法國,但由于自然條件欠佳,近年來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增速非常緩慢。為實現2022年退出核能發(fā)電和2030年退出煤炭發(fā)電的目標,德國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建造新能源發(fā)電裝置。
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過去3年,德國新建風能裝置不足1000座,2021年該國薩克森州的風能發(fā)電規(guī)模甚至出現倒退。
有分析師警告稱,在“風光”電力不足且沒有核電輔助的情況下,德國大規(guī)模減少煤炭發(fā)電只會讓該國電網承受巨大壓力,隨時都有大規(guī)模停電的風險。
擴大核電規(guī)模是比單純依賴可再生能源更好的選擇,太陽能和風能是清潔能源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電網仍需要可靠、穩(wěn)定的電力來源。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稱:“德國正在失去一個可靠且清潔的電力來源!
作者:王 林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