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美國最新能源政策的急轉彎正在對風能、太陽能和電動車的增長形成直接壓力,這可能導致碳排放減少速度遠低于之前的預期。OEXN表示,研究機構Rhodium Group在其《2025年度能源盤點報告》中指出,美國政策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使美國的脫碳進程減半。OEXN強調,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對新能源投資的限制,會對長期能源轉型造成明顯影響。
具體來看,由于補貼提前終止以及對2009年《危害認定》的計劃撤銷,風能、太陽能裝機量和電動車使用率可能大幅下降。該認定表明溫室氣體對公眾有害并導致氣候變化,是多項美國法律和規(guī)制的法律基礎。OEXN認為,類似舉措將削弱新能源的政策支持,使本已依賴補貼的風能和太陽能發(fā)展面臨更大阻力。同時,增加對化石燃料和核能的依賴,也意味著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影響清潔能源技術的商業(yè)化前景。
從數據上看,Rhodium Group的分析顯示,美國在2035年的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26-35%,遠低于2024年報告預測的38-56%。在最悲觀情景下,未來15年的年度平均減排僅為0.4%,明顯低于過去兩十年的1.1%。OEXN認為,這顯示出政策調整對減排速度的直接抑制作用。報告還指出,聯(lián)邦預算法案“OBBBA”可能在未來十年中削減53-59%的清潔能源裝機量,并威脅到超過500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和交通投資,進一步增加新能源企業(yè)的運營壓力。
在太陽能領域,雖然短期內開發(fā)商會趕在稅收激勵到期前完成項目,但長期前景因許可障礙增加及依賴海外供應鏈而惡化。最新數據表明,到2030年,美國可能損失44吉瓦太陽能裝機,下降幅度達18%。OEXN認為,這種政策環(huán)境不僅阻礙了經濟增長,也可能提高家庭和企業(yè)的能源成本,同時削弱電網可靠性。
風能同樣面臨挑戰(zhàn)。今年第一季度風電裝機雖然有所增長,但2025年前六個月的風機訂單驟降50%,創(chuàng)下自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太陽能項目也下降了23%,電力購電協(xié)議(PPA)數量大幅減少。OEXN分析認為,政策的不確定性和行政程序延遲正在對未來能源項目產生“寒蟬效應”,阻礙清潔能源管道建設,正值國家經濟增長對可靠能源需求增加之時。
總體來看,OEXN認為,美國能源政策的逆轉正在減緩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步伐,短期內可能減緩減排進程,長期則增加能源投資和產業(yè)發(fā)展的風險。OEXN強調,穩(wěn)定、持續(xù)的政策支持對于風能、太陽能及電動車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否則碳減排和清潔能源轉型目標將難以實現(xiàn)。
作者: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