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業(yè)的“寒冬”中,超日太陽(002506,股吧)在第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今年上半年超日太陽虧損1.42億元,但最新三季報顯示公司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13%。二級市場對超日太陽此次交出的“答卷”頗感滿意,截至昨日收盤,公司股價大漲5.70%,收報5.75元/股。
根據公司三季報,超日太陽能扭虧為盈有賴于三季度新開工的項目:包括云南地區(qū)100MW電站項目, 與天華陽光合作的日本100MW光伏項目等。
同時,在海外項目方面,隨著銷售合同價為4.03億元的意大利電站項目的全部成功并網運行,當地銀行有關項目融資貸款約4378.71萬歐元將逐步發(fā)放,這有助于超日太陽收回配套的組件產品應收賬款,通過確認收入而改善其現金流。
值得關注的是,超日太陽三季度的盈利能否持續(xù)下去,或者只是曇花一現。上海一位研究員告訴《金證券》記者:“超日太陽后續(xù)的業(yè)績還要看它的電站項目進行情況。要看電站項目的收益好不好,以及并網情況,只有并網了,才能收回賬款。目前看,超日太陽在參與的歐洲電站項目收益還可以,而且因為是在國外合作建電站,不同于直接賣產品,可以規(guī)避高企的稅率。但是國內的電站項目收益不理想! 同時,該研究員指出超日太陽在歐盟的電站項目收益占營收比并不大,只是剛剛開始。
除此之外,超日太陽上個月獲得的“第三方購買模式”也被譽為公司的一張王牌。9月8日,超日太陽曾經公告稱收到了美國ETL認證證書,認證了公司使用臺灣電池片的光伏組件。此公告的發(fā)布標志著超日太陽不再受到美國對華“雙反”的限制。超日太陽的這種做法被業(yè)界稱為“第三方購買模式”。
但上述行業(yè)研究員表示,歐盟的雙反是從源頭開始查起,所以“第三方購買模式”并不能成為超日太陽在歐盟規(guī)避雙反稅的方法。
關于歐盟對光伏行業(yè)雙反調查的最新情況,超日太陽證券部人士稱,目前公司還在申訴中,還沒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