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公眾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能源價格改革長期處于緩慢滯后的被動狀態(tài)。因此,無論氣、油、電,涉及居民的能源價格改革都是最困難的,是最需要還原商品屬性的,可以說還原能源商品屬性的核心是價格改革。我國目前能源供應相對寬松,加上霧霾治理,使得能源價格改革的大環(huán)境改善,政府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
近年來我國氣資源供應緊缺、霧霾環(huán)境治理壓力加大、進口氣大幅增長,使得價格矛盾逐步凸顯。但居民氣價的調(diào)整幅度和頻率均低于其他行業(yè)氣價,并長期處于較低水平,不能合理體現(xiàn)天然氣資源稀缺和環(huán)境效益。階梯氣價作為解決居民氣價上漲而推出的價格機制,其概念主要是區(qū)分消費群體,力圖保障公平和效率,應該是可行和較易接受的改革方案。
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6月13日召開第六次會議,提出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實行政府成本加成定價,公眾習慣于相對低廉的能源價格,由于公眾對能源企業(yè)生產(chǎn)成本不了解,因此對能源價格上漲十分敏感。受制于公眾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能源價格改革長期處于緩慢滯后的被動狀態(tài)。因此,無論氣、油、電,涉及居民的能源價格改革都是最困難的,是最需要還原商品屬性的,可以說還原能源商品屬性的核心是價格改革。我國目前能源供應相對寬松,加上霧霾治理,使得能源價格改革的大環(huán)境改善,政府應該利用這個機會。
涉及居民的能源(包括氣、水、電)已經(jīng)形成了階梯價格設計的共識。階梯電價已經(jīng)全國性實施;階梯水價已經(jīng)在許多地區(qū)實施;居民天然氣階梯氣價改革討論了很長時間,也有許多個試點,大家都有改革的預期。近日上海市發(fā)改委發(fā)布公告,繼2008年之后,擬再次對居民管道燃氣價格進行調(diào)整,上海市居民天然氣價格擬從2.5元/立方米調(diào)整為3.02元/立方米,幅度達20.8%,另外還將實施階梯氣價和降低氣價調(diào)整門檻兩項配套措施。與此同時,浙江、山東等其他一些省市也相繼提出階梯氣價改革方案。
為什么需要改革
天然氣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較小,2010年僅占4.4%,2013年上升至5.9%,仍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的23.8%。我國天然氣消費在本世紀初開始呈現(xiàn)快速增長趨勢,2000年-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都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長趨勢。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天然氣消費呈現(xiàn)井噴式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18.1%。我國2010年天然氣消費量突破1000億立方米,2011年消費量達到1307億立方米,成為世界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201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已經(jīng)達到1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9%。最近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霧霾治理措施,其中重要措施是“煤改氣”,進一步加快了天然氣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