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方將征收“雙反(反傾銷反補貼)”關稅,同時認定中國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將征收反傾銷稅。與此同時,從2012年第一次“雙反”開始,泉州光伏企業(yè)就逐步調整布局,轉戰(zhàn)國內分布式電站建設
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方將征收“雙反(反傾銷反補貼)”關稅,同時認定中國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將征收反傾銷稅。與此同時,從2012年第一次“雙反”開始,泉州光伏企業(yè)就逐步調整布局,轉戰(zhàn)國內分布式電站建設。從泉州海關統(tǒng)計數據看,今年1—10月,我市光伏電池片產品出口額只有9991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五成多,本輪“雙反”于泉州而言更像是圍城外的硝煙。
美國市場高速增長 本土光伏戰(zhàn)略轉移 近日,美國商務部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6.71%至165.04%,補貼幅度為27.64%至49.79%,臺灣地區(qū)廠商的傾銷幅度為11.45%至27.55%。根據美方統(tǒng)計,2013年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總額為15億美元,中國臺灣輸美相關產品總額為6.57億美元。
多位本土光伏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次“雙反”的影響遠小于2012年的第一次“雙反”,在那之后,國內光伏企業(yè)開始嘗試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對美出口份額已大幅下降,將市場轉移到了日本、英國等新興市場或開發(fā)中國國內市場。
不過,美國光伏行業(yè)依然處于高速增長期。美國太陽能產業(yè)研究公司Solarbuzz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太陽能市場將呈現10倍的增長幅度,未來5年,美國光伏市場預計年均增長30%以上。從全球太陽能光伏市場規(guī)模來看,美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加之美國政府對在本土建設光伏電站有30%的退稅優(yōu)惠政策,該政策的有效期到2016年為止,所以即使采用增加了重稅的中國組件,建設電站仍然有利可圖。
作者:劉倩 趙偉超 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