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創(chuàng)下2,600億美元的新紀錄,較2010年上升5%,更是2004年536億美元投資額的近五倍。根據(jù)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的最新權威數(shù)據(jù),太陽能領域的投資遙遙領先風能,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清潔能源投資自2008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而從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始于2004年匯編數(shù)據(jù)來看,全球清潔能源累計投資也在去年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2011年的創(chuàng)紀錄投資數(shù)據(jù)之所以特別令人矚目,是因為無論綜觀全球經(jīng)濟,還是具體到清潔能源板塊,這一年都頗為動蕩。行業(yè)制造商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股價暴跌、企業(yè)破產(chǎn)、歐洲政府補貼縮減、銀行融資萎縮,可謂困難重重。
2011年的亮點之一是對太陽能技術的總投資飆升36%,達到1,366億美元。這幾乎是風電投資的兩倍,而風電的749億美元投資較上一年減少了17%。這并不是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數(shù)據(jù)首次顯示太陽能總投資超過風電(根據(jù)最新修正的往年數(shù)據(jù),太陽能投資曾在2004年和2010年兩次超過風電),但2011年首次出現(xiàn)了巨大差距。
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首席執(zhí)行官MichaelLiebreich表示,“如果考慮到光伏組件價格在2011年下跌了近50%,當前價格比起三年前(即2008年中期)低了75%,那么太陽能的表現(xiàn)更加顯著。隨著光伏技術的成本下降,太陽能價格與其它發(fā)電能源相比已經(jīng)越來越有競爭力,光伏組件銷量有了更大的增長!
第二個亮點就是美國在2011年的表現(xiàn)。2008年美國是全球清潔能源投資額最大的單一國家,但在2009年被中國超越。中國并在2010年進一步鞏固了領先地位。然而在2011年美國再次雄居榜首,其投資額大增33%至559億美元;中國的投資額(不包含小水電投資)則僅增加1%至474億美元。
Liebreich表示,“美國的清潔能源投資去年重新領先的消息,將讓那些擔心美國被其他國家甩在身后的人們松一口氣。不過,華盛頓方面尚不可急于慶祝,因為美國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聯(lián)邦貸款擔保項目和現(xiàn)已過期的財政部補助項目等扶持政策。目前仍在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生產(chǎn)稅減免也將在2012年底失效。如果到時該政策沒有延長,市場參與者可能會一窩蜂趕在2012年完成項目,并緊跟著在2013年出現(xiàn)投資低迷的情況!
中國的新增項目融資在2011年超過歐洲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達到443億美元,比去年增長5%。中國太陽能公司陽光電源在深圳股票交易所首次公開發(fā)行中籌資了2.15億美元,是第四季度股票市場最大融資活動之一。
歐洲整體的清潔能源投資增加3%至1,002億美元,其中表現(xiàn)最突出的就是德國和意大利的太陽能裝機(包括大型上網(wǎng)和分布式裝機),以及北海的海上風電項目。從投資增幅來看,印度的投資額飆升52%至103億美元,巴西則上升15%至82億美元。
最大的單一類型投資是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融資。修正后的2010年投資額為1,383億美元,2011年增至1,456億美元。在去年最后一個季度融資的大型項目包括288兆瓦的德國AmrumbankWest海上風電場,投資額為13億美元;272兆瓦的加拿大SeigneuriedeBeaupre風電場一期和二期項目,投資額為7.56億美元;以及92.5兆瓦的中國哈納斯寧夏高沙窩太陽能發(fā)電站,投資額為3.54億美元。
去年的第二大投資類別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技術,尤其是光伏屋頂系統(tǒng)。2011年,意大利和德國擔當主力,使該類別的投資額達到738億美元,2010年為604億美元。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大幅下降,使得上網(wǎng)電價提供的回報上升。
若干其他類別的投資在2011年略微減少。去年,企業(yè)清潔能源研發(fā)投入從153億美元降至132億美元,政府研發(fā)投入從162億美元減少至127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全球主要經(jīng)濟體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宣布的“綠色振興”方案的效果逐漸消退。
由于行業(yè)板塊股價低迷,2011年股票市場籌資額從142億美元縮水到119億美元。追蹤全球97只清潔能源股票的WilderHill新能源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shù),或NEX,在2011年下跌40%,并在10月初觸及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股價走軟的主要原因是風力和太陽能制造商受到價格下跌、產(chǎn)能過剩、以及來自亞洲的競爭等巨大壓力。與之相比,市場對新一代生物燃料公司的興趣不減。
風投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在2011年略增4%至89億美元。第四季度最大的兩筆交易分別是美國高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Fisker的1.33億美元和薄膜光伏組件制造商StionCorporation的1.30億美元股權籌資。
2011年的投資活動呈現(xiàn)出明顯的波動,各季度投資額相差甚遠。投資最活躍的季度是第三季度,僅項目融資額就達到478億美元,這主要受益于大批項目趕在美國聯(lián)邦貸款擔保項目在9月底到期前上馬。全球項目融資額在第四季度驟減28%至343億美元,反映出美國貸款擔保項目到期以及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對銀行向可再生能源項目貸款的影響。
Liebreich表示:“總的來說,2011年對于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來說是不錯的一年,比媒體所描述的情景要好得多。要記住,對應每一家薄利或負盈利經(jīng)營的設備公司,都會有一家安裝商能撈到好價錢的設備。2012年看來又將是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歐洲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供應鏈努力擺脫產(chǎn)能過剩的問題。不過,關于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隕落的傳聞確實被過分夸大了。我們將看到新一代的技術開始進入市場,我們也預計,隨著某些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工程公司利用當前市況確立其自身在行業(yè)中的地位,他們將會有重要的消息宣布!
2011年僅次于太陽能光伏和風電的第三大投資領域是能源智能技術,包括智能電網(wǎng)、電力儲存,能源效率和先進交通工具。這一領域的總投資額為192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企業(yè)研發(fā)、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不過,該數(shù)字相比2010年減少了17%。
在投資較小的可再生能源領域中,生物燃料總投資額2011年從86億美元小幅升至90億美元,生物質(zhì)能和垃圾焚燒的投資則縮減18%至108億美元,地熱能的投資從32億美元降至28億美元,海洋能投資持平在3億美元,而小水電則減少25%至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