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成视频人成色9_日韩国产色色色色_俄罗斯在av极品无码天堂_国产一级Av片在线观看


誰是中國光伏產業(yè)的攪局者

2012-01-30 22:14:07 太陽能發(fā)電網(wǎng)
如何超越尚德、賽維?聚恒的答案是:玩法不同“太陽底下并無新鮮事(Thereisnothingnewunderthesun)”,這一古老諺語險些又一次應驗。今年3月,羅斯柴爾德中國基金聯(lián)席董事劉曉雨在尋找投資項目時,有朋友給他推薦了一家光伏企業(yè)。聽到“光伏”二字,劉立刻回絕。中國在光伏制造領域已經涌進

  如何超越尚德、賽維?聚恒的答案是:玩法不同“太陽底下并無新鮮事(Thereisnothingnewunderthesun)”,這一古老諺語險些又一次應驗。今年3月,羅斯柴爾德中國基金聯(lián)席董事劉曉雨在尋找投資項目時,有朋友給他推薦了一家光伏企業(yè)。聽到“光伏”二字,劉立刻回絕。中國在光伏制造領域已經涌進大大小小數(shù)百個玩家,并成為許多投機者新的茍營之地,要說沒有泡沫,真沒有人相信。

  但這家叫聚恒的公司不一樣。它選擇的技術路線既不是大家熟知的多晶硅,也不是異軍突起的Firstsolar所擅長的薄膜,而是一種叫做高倍聚光發(fā)電的第三代光伏發(fā)電技術。劉曉雨決定去看一看。

  他立刻被這家公司所吸引。在跟聚恒創(chuàng)始人兼CEO容崗聊了一次之后,劉覺得聚恒很符合他想要投資公司的標準。聚恒所專注的這一技術的光電轉換率遠遠超過多晶硅電池,而且聚光電池耗材少、效率高、占地少,能量償還時間短—而多晶硅一直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整個生產過程是高耗能的,能源償還時間較長。最重要的一點是,聚恒已經有了商業(yè)化項目的運營記錄,2011年年初在青島安裝了200KW。

  在中國這個只有短短數(shù)年歷史的光伏行業(yè),容崗是又一個立志做希臘神話中被縛的盜火者普洛米修斯那樣的人。他曾在新疆給油田做小型獨立光伏電站,2006年成為尚德在國內首個訂單的買家。容崗回憶,當時做光伏電站時積累下來很多系統(tǒng)集成的經驗,尤其是光伏技術以外的經驗,比如如何設計、如何降低啟動電流等。后來容崗從UT斯達康挖來了聚恒現(xiàn)任CTO王士濤,容崗和王士濤兩人對技術都極為迷戀,曾開著車在美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轉一圈,逐家拜訪系統(tǒng)集成、光伏組件、逆變器行業(yè)的企業(yè)。“我對太陽能行業(yè)充滿了好奇,展會我會全部看完,每個展臺是做什么的都要去問清楚。”容崗說。

  2007年,容崗做光伏電站系統(tǒng)工程有了幾千萬的營收,但他覺得做工程有一定技術含量、卻沒什么門檻,希望轉型,容崗選擇了兩個方向:微逆變器和聚光電池。

  “后來我說,我們只能干一件事情,不能同時干好兩個事情!比輱徴f。2008年,聚恒已經做出微逆變器樣機,但他仍果斷地把這一項目停掉,開始專心投入到高倍聚光發(fā)電領域中。

  中國式創(chuàng)新

  聚恒的定位是“聚光電池系統(tǒng)集成商”,包括聚光電池組件、支架、跟蹤器,但不做電池芯片。容崗解釋,全球現(xiàn)在能做好電池芯片的企業(yè)比能做好集成系統(tǒng)的企業(yè)多,因此,從外部采購比自己做有優(yōu)勢。目前,聚恒在全球選擇了光電轉換率達40%的四五家電池廠商作為自己的供應商。

  聚光最大的難點在于半導體、熱力學、光學、機械、材料、控制等多學科的集成。而且,幾乎所有用于聚光系統(tǒng)的關鍵材料都未曾在光伏領域應用過,在原料供應上,聚恒需要從零開始搭建一個供應鏈。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
  容崗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說服一家全球電子代工巨頭的聚光接收器生產負責人加入聚恒。2010年時,全球幾乎所有聚光電池的芯片切割、貼板環(huán)節(jié)都由這家企業(yè)進行代工,而他正是這方面的高手。加入聚恒后,他正籌備往上游拓展生產流程,把這道芯片切割、貼板環(huán)節(jié)增加進來。

  屬于光學領域的關鍵部件透鏡在研發(fā)初期也遭遇了難題。一開始,聚恒采用大多數(shù)國際公司用的塑料材質,后來發(fā)現(xiàn)制成的透鏡在長時間工作后竟然漏水漏沙,馬上改換為玻璃透鏡,當時全球用玻璃透鏡的聚光企業(yè)只有兩家。沒有成熟的工藝,兩個人關在實驗室里不斷試錯,最后試驗了幾百塊后,性能終于達到要求。

  “整個過程跌跌撞撞,非常艱辛。”容崗回憶。創(chuàng)業(yè)早期,很多原料都沒有在太陽能領域應用,而研發(fā)和試驗階段的小批量的采貨,讓供應商很難供貨。比如組件背面的殼體是玻璃鋼材質,必須按照設計進行壓模。而玻璃鋼壓模廠根本不屑于接這些小訂單。容崗采取的是“最笨的辦法”—每天打電話“騷擾”,懇求他們同意供貨,甚至簽下承諾書,保證要購買大量殼體。最終打動對方。

  另一個關鍵部件跟蹤器(讓太陽能板跟隨陽光照射角度而轉動的設備),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因為聚光電池接收的必須是直射光。此前,全球僅有一家能做聚光系統(tǒng)電池跟蹤器的廠商,容下決心自己做。2010年8月聚恒生產出了第一臺跟蹤器,精度比預想的還要好。

  聚恒的發(fā)展歷程實際上折射出中國科技創(chuàng)業(yè)型企業(yè)的生存方式,資金少,用錢極為謹慎,很多環(huán)節(jié)甚至采用粗糙、笨拙的方式,但創(chuàng)業(yè)團隊時刻保持緊張感、執(zhí)行力?強。

  這是完全不同于美國科技型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路徑。容崗發(fā)現(xiàn)聚恒的海外競爭對手們都在很早期就獲得過數(shù)千萬甚至數(shù)億美元的融資,創(chuàng)業(yè)團隊都拿著非常高的薪酬(聚恒創(chuàng)業(yè)團隊每人月薪僅八千),一開始就投資上千萬美元上馬全自動生產線,自身還處于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期就開始并購。但容崗認為這樣做風險巨大。2010年全球聚光電池組件裝機僅十幾兆瓦,而產能已經超過一百兆瓦。而且不要忘了,這是一個技術進步如此迅速的行業(yè),搭建的生產線很可能成為“過去式”。

  劉曉雨認為,中國企業(yè)更知道如何省錢。聚恒所有的錢都“花在刀刃上”:兩千萬前期投入的大部分都花在做試驗樣機的原料上,生產線最開始非常粗糙。聚恒第一個批量生產的200KW項目,是十幾個工人在一間600平米的房間里全手工生產出來的。

  聚恒2011年4月在嘉興建的20MW生產線,現(xiàn)在也以手工工序為主。不過現(xiàn)在開始考慮哪些環(huán)節(jié)能夠替代為自己制造的自動化設備。如做測試需要的直射光源,海外供應商的報價是數(shù)十萬歐元。聚恒自主研究、設計出來的直射光源成本只花了數(shù)十萬元人民幣。美國某聚光公司的一條30MW聚光組件生產線成本約7000萬,而聚恒自己設計生產線的預算只有不到前者的1/10。
  游戲開始

  2011年7月的一天,考察聚恒4個月后,羅斯柴爾德中國基金整個項目團隊和容崗、王士濤再次坐到了會議桌的兩邊,劉曉雨問:“現(xiàn)在我們就想知道一個問題:你們的技術門檻究竟有多高?”

  容崗解釋,聚恒的核心技術體現(xiàn)在聚光的應用技術上。它可能沒有電池芯片技術提升的革命性意義,但聚恒在過去五年累積下來的KnowHow已經建立了某種門檻,后來者很難快速模仿。

  劉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現(xiàn)在的一線光伏廠商如尚德、英利也來做聚光電池,你們怎么辦?”容崗的回答是,聚光與多晶硅的不同,聚光是多學科的技術集成,在這個領域里,多晶硅電池制造商并沒有經驗積累。

  實際上,國內已經有一線光伏企業(yè)想做高倍聚光發(fā)電,而且?guī)缀鯂L試挖過聚恒所有的員工—除了容崗。這家光伏企業(yè)給王士濤的年薪是150萬,對其他員工亦開出幾倍工資。

  容崗知道后,把所有骨干召集在一起開會。他的游說策略很簡單—你們想去都可以去,但我可以告訴你們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F(xiàn)在去,他們什么條件都答應你,工資比這里高得多;但從長期來看,這么高的工資能拿多長時間?一個人或幾個人沒辦法做出產品,有本事把聚恒的人全部拉走?不可能!如果這樣,跳槽的人可能三個月都待不下去。“聚恒雖然給的工資低一點,但我們有未來,而且我們會有股權激勵!比菡f。

  最終,聚恒沒有一個員工被挖走。

  在資本層面,聚恒亦頻頻受到特別關注。2011年年初,聚恒資金最緊張的時候,一家上市國企的總經理在容崗辦公室跟他談了五個小時,想要注資控股。這家國企背靠的集團也從事下游電站運營,一旦聚恒被控股,其產品將更易于被運營商采購,這點讓容崗頗為動心。但是容崗提出了條件,希望不把聚恒的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對方沒有同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來甚至聚恒在嘉興建工廠時當?shù)卣蔡岢鲎①Y,均被容崗謝?絕。

  “我覺得我們沒有能力跟國有資本玩這個游戲,也欠缺相關的資源!比輱徴f。

  2011年9月,聚恒最終引入大地銀鼎和羅斯柴爾德總共千萬美元的風投。大地銀鼎是由光伏行業(yè)資深人士組建的一個新基金,合伙人葉得軍曾是尚德副總裁,聚恒是大地銀鼎成立后的第一個投資項目。而對羅斯柴爾德中國基金來說,聚恒也是其罕見地向處于快速成長期公司進行投資的案例。
  真正的游戲才剛剛開始。聚恒嶄露頭角是2011年年初在青島安裝的200KW項目。隨后,意大利的700KW的訂單也全部發(fā)貨,跟國電簽下1MW的格爾木項目,其2012年的目標是50MW。

  聚恒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國內多晶硅組件生產商。這些光伏巨頭許多已擁有超過GW的產能,且多晶硅組件價格急速下跌,讓其更具競爭優(yōu)勢。容崗的信心在于,到2012年年中,聚光組件價格就可以與多晶硅組件進行競爭。聚恒在2009年制定的成本控制路線圖是,2012年組件成本目標是1美元/瓦,2014年目標是0.5美元/瓦,屆時成本優(yōu)勢將超過多晶硅組件。

  劉曉雨認為,跟多晶硅技術競爭,聚恒最開始只能拼價格,希望后期通過研發(fā)、設計來進一步降低成本。長期來看,聚光要從度電成本、耗材、能源償還時間等方面入手。

  “太陽能行業(yè)其實應該是一個以應用為驅動的市場,我們現(xiàn)在把它簡單化了。晶硅、薄膜、聚光、光熱應該各有各的市場重點。最適合聚光的市場,應該在光照條件非常好的地方,比如格爾木、哈密、敦煌。越是大規(guī)模電站,聚光越有成本優(yōu)勢。”容崗說。

  2011年下半年,電氣巨頭ABB、西門子、施耐德通過收購和合作的方式均開始涉足聚光領域。這些以謹慎、穩(wěn)健著稱的電氣企業(yè)的選擇,加大了聚恒在市場中的競爭壓力。但從另一角度來說,也說明這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未來市場。

 



作者: 來源:環(huán)球企業(yè)家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fā)電網(wǎng)|www.baolechen.com 版權所有